中析研究所檢測中心
400-635-0567
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
公司地址:
北京市豐臺區(qū)航豐路8號院1號樓1層121[可寄樣]
投訴建議:
010-82491398
報告問題解答:
010-8646-0567
檢測領域:
成分分析,配方還原,食品檢測,藥品檢測,化妝品檢測,環(huán)境檢測,性能檢測,耐熱性檢測,安全性能檢測,水質檢測,氣體檢測,工業(yè)問題診斷,未知成分分析,塑料檢測,橡膠檢測,金屬元素檢測,礦石檢測,有毒有害檢測,土壤檢測,msds報告編寫等。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2
關鍵詞:富硒茶葉檢測標準,富硒茶葉檢測機構,富硒茶葉檢測方法
瀏覽次數: 15
來源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
因業(yè)務調整,部分個人測試暫不接受委托,望見諒。
富硒茶葉的核心檢測體系包含五大類指標:
總硒含量測定:依據GB 5009.93標準測定總硒濃度值,合格產品需達到0.25-4.00mg/kg標準區(qū)間
有機硒形態(tài)分析:采用HPLC-ICP-MS聯(lián)用技術分離檢測硒代蛋氨酸(SeMet)、硒代胱氨酸(SeCys2)等生物活性成分
重金屬污染物篩查:重點監(jiān)控鉛(≤5.0mg/kg)、砷(≤2.0mg/kg)、鎘(≤1.0mg/kg)等8項指標
農藥殘留控制:涵蓋GB 2763規(guī)定的56種農殘限量指標
理化指標驗證:包括水分(≤7.0%)、灰分(≤6.5%)等基礎質量參數
檢測對象 | 具體內容 |
---|---|
原料茶青 | 鮮葉硒本底值、種植環(huán)境遷移物篩查 |
加工過程品 | 殺青/揉捻/干燥工序的硒穩(wěn)定性監(jiān)測 |
成品茶葉 | 定型包裝產品的全項合規(guī)性檢驗 |
包裝材料 | 遷移實驗驗證材料對硒含量的影響 |
AFS法測定總硒:樣品經微波消解后通過氫化物發(fā)生系統(tǒng)分離,原子熒光光譜儀在波長196.0nm處進行定量分析
HPLC-ICP-MS聯(lián)用技術:采用ZORBAX SB-C18色譜柱(4.6×250mm),流動相為20mmol/L磷酸二氫銨溶液(pH6.0),流速1.0mL/min實現(xiàn)有機硒形態(tài)分離
GC-MS農殘篩查:QuEChERS前處理結合氣相色譜-三重四極桿質譜聯(lián)用儀進行多農殘同步檢測
ICP-MS重金屬分析:氦氣碰撞模式消除質譜干擾,同位素內標法定量校正基體效應
原子熒光光度計(AFS-230E)
檢出限達0.01μg/L,RSD<3%,適用于痕量硒的精準測定
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(NexION 350D)
配備三錐接口技術,實現(xiàn)ppq級重金屬元素同步分析
高效液相色譜儀(1260 Infinity II)
二元高壓梯度泵系統(tǒng)確保有機硒形態(tài)分離度>1.5
微波消解儀(Multiwave PRO)
40位高通量轉子設計,支持最高300℃控溫精度±1℃的樣品前處理
全自動固相萃取儀(AutoTrace 280)
六通道并行處理能力滿足農殘篩查的高通量需求
注:所有儀器均通過CNAS校準認證并參與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(PT),確保測試結果的可比性與溯源性。
引用標準:GB/T 21729-2008《茶葉中硒含量的檢測方法》、NY/T 288-2018《綠色食品 茶葉》等12項現(xiàn)行有效規(guī)范
典型測試流程包含樣品制備→前處理→儀器分析→數據審核→報告簽發(fā)五個階段 其中關鍵控制點包括: 1. 消解溫度梯度控制 2. 質譜干擾校正 3. 標準物質溯源鏈驗證 4. 不確定度評估模型應用
質量控制體系實施: 每批次樣品設置空白對照、基質加標和平行樣 采用NIST SRM 1573a番茄葉標準物質進行過程監(jiān)控 數據有效性判定標準為回收率85-115%、RSD≤10%
報告簽發(fā)需滿足CMA資質認定要求 包含樣品唯一性標識、方法檢出限 測量不確定度聲明等法定要素 電子原始記錄保存期限≥6年
特殊情形處理方案: 高氯樣品采用硝酸鎂輔助灰化法 復雜基質引入動態(tài)反應池技術消除干擾 痕量有機硒使用同位素稀釋法定量
結果判定依據: 總硒含量需同時滿足最低含量要求和最高安全限值 有機硒占比應>80%方符合生物有效性標準 任一重金屬或農殘超標即判定為不合格品
數據支持文獻: 1.《食品中微量元素形態(tài)分析》科學出版社,2020 2.AOAC Official Method 2013.06 3.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,2019,67(15)
1、咨詢:提品資料(說明書、規(guī)格書等)
2、確認檢測用途及項目要求
3、填寫檢測申請表(含公司信息及產品必要信息)
4、按要求寄送樣品(部分可上門取樣/檢測)
5、收到樣品,安排費用后進行樣品檢測
6、檢測出相關數據,編寫報告草件,確認信息是否無誤
7、確認完畢后出具報告正式件
8、寄送報告原件